今天是:

王子:让灵芝研究绽放科学之光 | 瑞华杯大学生年度人物事迹展播

作者: 时间:2025-05-03 点击数:

“知芝者不如好芝者,好芝者不如乐芝者。”从本科时对微生物学的初窥门径,到博士阶段在食药用真菌遗传与育种领域的深耕细作,王子用十余年时间,完成了从科研爱好者到真菌领域博士的蜕变。正如灵芝深埋菌丝的蛰伏、破坚甲的萌发、最终绽开云纹的升华,他的科研进阶之路同样铭刻着生命的厚重与惊艳。他说:“我的初心就是希望通过科学研究,让传统食药用真菌焕发新的活力,为人类健康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。”带着这份初心,他在灵芝研究的道路上稳步前行,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科研篇章。

菌丝启程——从燕赵大地到金陵学府,开启真菌研究之旅

“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,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,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。”本科期间,王子始终牢记这句话,在学习上保持着脚踏实地的态度,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,高质量完成每一份实习。2020年,他凭借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科研基础,保研至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师从教授赵明文,正式踏入食药用真菌遗传与育种的研究领域。在硕士阶段,他一头扎进灵芝的研究中,从基础的菌种培养到分子层面的基因研究,他一步一个脚印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2022年,为了更深入地探索灵芝的奥秘,他选择硕博连读,继续深耕食药用真菌遗传与育种实验室方向。

菌络共生——在挫折中坚守,于实践中突破

科研本就是在试错中前行。初探挖掘灵芝表观遗传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方向时,王子面临着巨大的困难。他坦言:“前半年几乎没有任何进展,实验一次次失败,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。” 但在导师的勉励和组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,他很快调整心态,重新投入到研究中。为推进课题研究,他系统梳理领域文献,通过多维度验证实验路径,最终建立起适配性研究体系。论文撰写阶段历经多次退稿,他仍坚持逐条剖析评审建议,完成数轮精细化修订。“每一次拒稿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,它让我更加严谨地对待科研,也让我的论文质量不断提升。”他坦言,“从数据处理到结论推导的每个环节,都因反复打磨而更具说服力。”凭借扎实的科研积累,王子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实质性进展: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mBio》《Communications Biology》《New Phytologist》等期刊发表4篇SCI论文,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,并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。

科研工作的长周期特性常伴孤独,王子在实践中摸索出独特的应对方法。他将复杂的课题拆解为阶段性目标,通过设定每日3-4小时的深度专注时段集中攻关,既避免思维碎片化又确保有效推进科研任务。为保持可持续的研究状态,他严格遵循“工作-休息”交替节奏:每天雷打不动进行晨跑,每周固定参与羽毛球对抗赛。“运动时大脑的放空往往能催生新的实验思路”,这种张弛有度的模式不仅缓解了科研压力,更形成了独特的能量补给循环。

子实体绽华——深耕灵芝研究,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

“让菌物研究扎根大地,才是真正的突破。”这一理念始终贯穿王子的研究实践。面对灵芝种植中高温、干旱等不利环境导致灵芝生长、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下降的问题,他从基因的分子角度出发,通过分子克隆和敲除,发现了灵芝中基因抵抗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,选育出一株抵抗不利环境的灵芝品种。他表示,“这种品种,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更高,而且更加抵抗高温、干旱等不利环境。”

为了验证新品种的普适性与产量,王子和团队成员先后在江西、山东、福建等地区进行批量种植。他感慨道:“看着自己培育的灵芝在田间茁壮成长,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。”此外,王子还参与了江苏省种质资源调查工作,他的足迹遍布 6 个市,采集样本 5500 个,其中濒危物种 320 个,成功分离213个濒危菌株并保存在江苏省菌种库中,为濒危菌株的栽培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孢子远征——以团队为翼,让科研之路更宽广

“单丝不成网,独木难成林。”在科研实践中,王子始终强调集体智慧的价值。“课题组的团队氛围特别好,大家互帮互助,遇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。”在实验室里,他经常和师兄师姐、师弟师妹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心得,互相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。他始终相信,只有团结协作,才能攻克更多的科研难题。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他们在食药用真菌遗传与育种领域取得多项创新型研究成果。

代谢永续——怀揣初心,逐梦真菌研究新未来

面对已获得的河北省“冀青之星”、两度斩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拜耳科研奖学金等荣誉,王子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:“这些荣誉是对阶段工作的肯定,更是后续研究的基准坐标。”在即将启程的美国圣路易斯拜耳集团访学中,他计划重点考察国际前沿的药用真菌产业化模式,为本土研究成果转化寻找新思路。

聚焦博士后期研究规划,他将继续深耕灵芝表观遗传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领域,探索提升灵芝品质与产量的新路径。王子表示:“希望通过系统研究,让传统中药材灵芝在现代医药中焕发更大价值。”

“我将始终怀揣对科研的热爱和对自然真理的追寻,在真菌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。”从燕赵大地到金陵学府,从实验室的方寸天地到田间地头的广阔舞台,这位青年学者用行动诠释了科研工作者的初心和担当。他以基因编辑为针,以田间数据为线,在真菌研究的织锦上缝合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断层,这份对真菌研究的赤忱,正通过一篇篇论文、一项项专利,持续转化为服务农业与人类健康的切实力量。

Copyright © 2025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版权所有   备案序号:苏ICP备-11055736号-3   

访问人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