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 页 > 校园文化 > 正文

2016-2017学年第12期动物遗传学前沿学术沙龙举办

发布人:苗婧     发布日期: 2017-04-10     浏览次数:

2017年4月7日下午2:00,动物遗传育种研究室主办的第12期动物遗传学前沿学术沙龙在1051举办,本研究室刘红林教授及全体学生均出席本次活动。本次的报告人是本实验室的硕士生李诚瑜和硕士生徐明珠。

首先,硕士生李诚瑜分享了题为《Cyclin-dependent kinases regulate lysosomal degradation of hypoxia-inducible factor 1α to promote cell-cycle progression》的文章。此研究介绍了,缺氧诱导因子1(HIF-1)是介导对氧气剥夺的适应性反应的转录因子。此外,HIF-1α亚基通过对微染色体维持螺旋酶负载和活化的作用具有非转录作用,作为DNA复制的负调节物。然而,一些细胞类型在缺氧条件下继续复制。在HIF-1α水平升高的情况下,这些细胞维持增殖的机制尚不清楚。这个研究表明HIF-1α功能上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(Cdk1)和Cdk2相互作用。 Cdk1活性阻断HIF-1α的溶酶体降解,增加HIF-1α蛋白的稳定性和转录活性。相反,Cdk2活性促进了HIF-1α在G1 期/ S期相转变时的溶酶体降解。通过遗传或药理学手段阻断溶酶体降解导致HIF-1α依赖性细胞周期阻滞,证明HIF-1α的溶酶体降解是在缺氧条件下维持细胞周期进程的关键步骤。

接着,硕士生徐明珠则分享了一篇发表在《BIOLOGY OF REPRODUCTION》的文章,题为《Essential Role of DPPA3 for Chromatin Condensation in Mouse Oocytogenesis》。此文章介绍染色质配置的动态变化发生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生中。基于染色质配置模式,完全生长的卵母细胞分为两种类型。 一个是包围的核仁(SN)型,另一个是非包围核仁(NSN)型卵母细胞。 尽管从NSN型转向SN型卵母细胞过程中的染色质浓缩是正常早期胚胎发育的前提条件,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。在本研究中,使用Dppa3无效卵母细胞分析了DPPA3(也称为PGC7 / Stella)在卵母细胞类型转变过程中的作用。NSN型卵母细胞向SN型卵母细胞转变时显著受损,DPPA3无效卵母细胞的转录抑制不完全。 此外,该研究揭示以前的转录抑制在NSN型到SN型转变过程中是必需的。 文中结果表明,DPPA3是通过转录抑制和染色质凝聚产生功能性卵母细胞的重要因素。

本次动物遗传学前沿学术沙龙以文献结合研究进展的方式进行,使大家既了解了动物遗传学前沿知识,又对汇报者相关的研究有了新的了解,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研究思路。至此,第12期动物遗传学学术前沿沙龙圆满举办。